1. 首页 > 12星座 > 文章页面

五十知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五十知天命的是什么意思)

五十而知天命,那么 天命 到底是什么呢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五十知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50知天命是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五十知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五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五十知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已经很难实现,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顺应天命。数据表明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为30岁,50岁就相当于现在的80高寿,假如古代人已经活到五十岁了,那肯定是把什么事都看的云淡风轻了,毕竟没几天日子了,平平淡淡也就够了。

孔子说 五十而知天命 这个 知天命 是什么意思

但是按照现在的年龄划分,五十还处于中青年,仍然可以奋斗,毕竟现在的人吃的好,穿的好,生活条件优越,已经长寿许多了。五十知天命就意味着用一颗不服老的心和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不争不斗过自己的生活。

有些人在年轻时候,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功名而努力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如果自己已过五十了,你还没有得到你想得到的,那么天意如此,真的不属于你,乖乖认命吧,放弃也是知天命的表现,爱惜自己的身体,上有老,下有小,事业还得操心。不要攀比,多运动,多接触自然,感受一下自然,拒绝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多接触、传播正能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不能改变,请远离事事非非,远离充满负能量的人,不要受其影响。

孔夫子大概到了50岁的年龄,认为尽人事,听天命。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不尽相同,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命该如此,也不往别人身上推卸责任,就是人生的之大得,“知天命”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也千万不要用年龄来说明你的阅历和人格,那样永远都参不透五十知天命的意思。

五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知天命”代指五十岁。

一、解释

“知天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二、出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同:逾)——《论语·为政》

三、出处释义

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

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

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

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

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扩展资料

人在各个年龄段的称谓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小孩子生出来是红色的,所以叫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4.龆龀:儿童换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6.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及笄:女子15岁。

10.束发:男子15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

13.而立: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14.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40岁的代称。

15.知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50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后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

17.古稀:70岁。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8.耋:70-80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19.耄:80-90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20.期颐:100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而立(名词释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五十不知天命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